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教学日历
(20 16 ~ 20 17 学年 第 1 学期)
课程名称: 计算机组成原理 大纲编号:2010230201501
课程性质: 必修课 开课次数: 教师个人第 4 次
总学时: 68 (讲课: 56 上机: 实验: 12 设计:) 周学时: 4
任课教师:肖大薇 工作单位: 计算机工程学院 学生所在分院: 计算机工程学院
授课班级: 15计算机1班 教学班数: 1 考核方式: 闭卷
使用教材:唐朔飞,《计算机组成原理》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8年1月,第2版
参考书: 白中英,《计算机组成原理》,科学出版社,2013年3月,第5版
课 程 计 划
|
讲课: 56学时
|
实验(上机):12 学时
|
习题课: 9次
|
作业: 14次
测验: 次
|
答疑: 1次
|
课 程 安 排
|
周-次
|
授 课 章 节 及 主 要 内 容
|
教学
形式
|
学
时
|
作业
次
|
平时
考核
|
1-1
|
第 1 章计算机系统概论
1.1 计算机系统简介(理解)
计算机的软硬件概念,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
1.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(掌握)
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,计算机的硬件框图
1.3 计算机硬件主要技术指标(掌握)
机器字长,存储容量,运算速度
|
讲课
|
2
|
|
|
1-2
|
第 6 章 计算机的运算方法
6.1 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
无符号数(掌握),有符号数(掌握)
6.2 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
定点数的表示(掌握)
|
讲课
|
2
|
1
|
|
2-1
|
6.2 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
浮点表示(掌握),IEEE 754标准(掌握)
|
讲课
习题课
|
2
|
|
|
2-2
|
6.3定点运算
移位运算(理解),加法与减法运算(掌握)
|
讲课
习题课
|
2
|
2
|
批改
作业
|
3-1
|
6.3定点运算
乘法运算之补码一位乘运算(掌握)
|
讲课
|
2
|
|
|
3-2
|
6.3定点运算
除法运算之补码一位乘运算(掌握)
|
讲课
习题课
|
2
|
3
|
|
4-1
|
6.4 浮点四则运算
浮点加减运算(理解)
|
讲课
|
2
|
|
|
4-2
|
6.4 浮点四则运算
浮点乘除法运算(理解)
|
讲课
习题课
|
2
|
4
|
批改
作业
|
6-1
|
6.5 算术逻辑单元(理解)
ALU电路,快速进位链,74181芯片的两种工作方式
|
讲课
|
2
|
|
|
7-1
|
第 3 章 系统总线
3.1总线的基本概念(理解)
3.2总线的分类
片内总线(掌握),系统总线(掌握)
3.3总线性能指标
总线特性(理解),总线性能指标(掌握),总线的标准(了解)
3.5总线控制
总线判优控制(掌握)
|
讲课
|
2
|
5
|
|
7-2
|
3.5总线控制
总线通信控制(掌握)
第 4 章 存储器
4.1 概述
存储器分类(了解),存储器的层次结构(理解)
|
讲课
习题课
|
2
|
|
|
8-1
|
4.2 主存储器
概述(理解),半导体存储芯片介绍(理解),随机存取存储器(理解),只读存储器(理解)
|
讲课
|
2
|
6
|
批改
作业
|
8-2
|
4.2 主存储器
存储器与CPU的连接方法(掌握),芯片的选择和片选信号的设计(掌握)
|
讲课
|
2
|
|
|
9-1
|
4.2 主存储器
4.2.5 习题课
存储器与CPU的连接图(掌握)
|
习题课
|
2
|
7
|
|
9-2
|
4.3 高速缓冲存储器
Cache的特点和作用(理解),Cache——主存储地址映射(掌握)
|
讲课
|
2
|
|
|
10-1
|
4.3 高速缓冲存储器
主存与Cache的地址格式设计习题课(掌握),替换策略(了解)
|
讲课
习题课
|
2
|
8
|
批改
作业
|
10-2
|
第 5章 输入输出系统
5.1 概述
输入输出系统的发展概况(了解),输入输出系统的组成(了解)
I/O设备与主机的联系方式(理解),I/O设备与主机信息传送的控制方式(理解)
5.3 I/O接口
概述(了解),接口的功能和组成(理解),接口类型(理解),
5.4程序查询方式(掌握)
|
讲课
|
2
|
|
|
11-1
|
5.5程序中断方式
程序中断方式的工作过程(掌握)
|
讲课
|
2
|
9
|
|
11-2
|
5.6 DMA方式
DMA方式的工作过程(掌握)
|
讲课
|
2
|
|
|
11-3
|
实验一 运算器、存储器实验
掌握:实验箱的基本组成
掌握:运算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
掌握:RAM的特性和使用方法
|
实验
|
3
|
|
|
12-1
|
第 7 章 指令系统
7.1 机器指令
指令的一般格式(理解),指令字长(了解)
7.2 操作数类型和操作类型
操作数类型(了解),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放方式(理解),操作类型(了解)
|
讲课
|
2
|
10
|
批改
作业
|
12-2
|
7.3 寻址方式
指令寻址(理解),数据寻址(理解)
|
讲课
|
2
|
|
|
13-1
|
7.4指令格式举例
设计指令格式应考虑的各种因素(了解),指令格式设计举例(掌握),RISC的产生和发展(了解),RISC的主要特征(了解),RISC和CISC的比较(了解)
|
讲课
习题课
|
2
|
11
|
|
13-2
|
第 8 章 CPU的结构和功能
8.1 CPU的结构
CPU的功能(理解),CPU结构框图(理解),CPU的寄存器(理解)
8.2 指令周期
指令周期的基本概念(掌握),指令周期的数据流(掌握)
|
讲课
|
2
|
|
|
13-3
|
实验二 微程序设计实验
掌握: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
掌握:简单的微程序设计
|
实验
|
3
|
|
|
14-1
|
8.3指令流水
指令流水的原理和结构(了解)
8.4 中断系统
概述(理解),中断请求标记和中断判优逻辑(掌握),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的寻找(掌握),中断响应(掌握),保护现场和恢复现场(掌握),中断屏蔽技术(掌握)
|
讲课
习题课
|
2
|
12
|
批改
作业
|
14-2
|
第 9 章 控制单元的功能
9.1微操作命令的分析
每个指令周期的微操作命令的分析(掌握)
|
讲课
|
2
|
|
|
15-1
|
9.2 控制单元的功能
控制单元的外特性(理解),控制信号举例(理解)
|
讲课
|
2
|
13
|
|
15-2
|
第10章 控制单元设计
10.1组合逻辑设计
控制单元的组合逻辑设计方法(掌握)
|
讲课
|
2
|
|
|
15-3
|
实验三 简单模型机组成原理实验
掌握:简单模型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
了解:微程序控制器是如何控制模型机运行的
掌握:整机动态工作过程
掌握:五条机器指令的编写和调试
|
实验
|
3
|
|
|
16-1
|
10.2 微程序设计
微程序设计思想的产生(了解)
微程序控制单元框图及工作原理(理解)
微指令的编码方式(理解)
微指令序列地址的形成(理解)
微指令格式(理解)
总结,答疑
|
讲课
|
2
|
14
|
批改
作业
|
17-1
|
实验四 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实验
掌握:复杂模型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
掌握:整机动态工作过程
掌握:七条机器指令的编写和调试
|
实验
|
3
|
|
|
2016年 9月 1日